中钢协:严厉打击铁矿石价格炒作行为 包括舆论
智通财经APP获悉,3月1日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详细介绍“基石计划”主体内容,并回应了一些市场关注度较高的热点话题。同时,针对最近异动的铁矿石市场,他强调,一方面要严厉打击铁矿石价格炒作行为,包括舆论炒作、期货炒作、囤积居奇等行为;另一方面要强化对资本市场和参与者的监管,真正做到资本市场为实体企业服务。
原文如下:
连日来,针对铁矿石价格出现的异动,国家发改委、市场监管总局、证监会等部委雷霆动作、步步深入,充分表明了国家严控严查铁矿石违背供需基本面炒作的决心。
随着业内人士对铁矿石的关注度持续高涨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1月份在第六届会员大会三次会议上透露的“旨在加强资源保障的‘基石计划'建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”的消息,也再次被大家所期待和关注。
“‘基石计划'回答了‘国内有没有可开发的铁矿资源'这一业内外关注的问题。”2月17日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接受《中国冶金报》记者采访,详细介绍了“基石计划”主体内容,并回应了一些市场关注度较高的热点话题。同时,针对最近异动的铁矿石市场,他强调,一方面要严厉打击铁矿石价格炒作行为,包括舆论炒作、期货炒作、囤积居奇等行为;另一方面要强化对资本市场和参与者的监管,真正做到资本市场为实体企业服务。
“基石计划”为满足全球铁素资源保障应运而生
骆铁军首先介绍了“基石计划”出台的背景和酝酿过程。这次铁资源开发有三个特点:
首先,业内外高度一致。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,是我国经济发展的“压舱石”和“稳定器”。国内铁矿资源开发不足,资源禀赋差、铁矿品位低和成本高,一直制约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,也对全球钢铁行业和经济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。对此,行业内外、国内外都高度重视,也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各部门前所未有的重视。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“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”。面对国内外政治、经济以及资本等多方博弈和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,从上到下已经充分认识到,钢铁与粮食、原油、天然气等一样,是国民经济的战略资源,钢铁强国必须是资源强国。这个时候出台“基石计划”正当其时。
其次,认识日渐成熟。2019年钢协新一届领导上任,“从上任伊始,钢协就对铁矿石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,着力加强与国外矿山企业的交流和沟通,系统研究铁矿石供给和保障问题。在此基础上,协会就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、资源保障等问题向国家各部委上报了20份左右文件,其中,涉及铁矿石资源开发的文件有7份,对铁矿石的认识日益深入。”骆铁军表示。
最后,紧迫性更加突出。一是国内铁矿资源开发不足,没有形成与资源储量相匹配的能力规模。“近几年,钢铁产能增长得很快,但对资源问题有所忽视。国内原矿产量在2014年曾达到15.14亿吨的最高值,之后持续下降,直到2018年原矿只有7.6亿吨。近几年国产铁精粉维持在2.7亿吨左右,对粗钢的贡献率只有15左右%。” 二是我国最近10年几无海外铁矿资源开发项目,且之前已获得的项目大部分建设和生产成本较高,竞争力偏弱。海外铁矿资源供应占比大而且过于集中,高度依赖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四大矿山公司。“这就造成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达80%左右。”骆铁军表示。三是我国废钢产出量尚未达到高增加期,而且废钢加工企业整体水平参差不齐,回收利用体系不健全,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、废钢加工质量都有待提高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旨在推动三大铁素资源保障的“基石计划”可谓“天时地利人和”,应运而生。
“基石计划”与以往的铁矿石资源开发有三点不同
针对市场上有声音认为“基石计划”的内容不够新,骆铁军回应称,加强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的措施确实一直在反复强调和推进,但这次的计划主要有几点不同。
第一,制定背景与“两个大局”密切相关。当前,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,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,树立“安全理念”、平衡好资源安全与环保之间的关系显得愈发重要。“基石计划”的出发点正是保障资源安全,同时,对缓解项目审批难这一头等难题,也将发挥推动作用。
第二,回答了“国内有没有可开发的铁矿资源”这一问题。